问题: 毕业论文
想写一篇关于李煜的毕业论文题目为“谈李煜词中的‘愁'”请帮忙给些资料,或者谁有更好关于李煜方面的论题,要求范围不要太大。谢谢各位。
解答:
注意:仔细看,跟着我的步骤来,至少你能整出一篇东西来.去我个人中心用账号找找资料.
★★★我是研究工程类课程的,不是代写论文的,仅仅提供资料并进行探讨而已.
★★★★在我的个人中心有"维普资讯"的账号密码和"CNKI"的使用方法,需要的可以去那查找相关的论文期刊资料,如有不能使用的,麻烦提出,我尽快更新.
有人说我一直用类似的答案回答,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做。学会自己搜索数据库对写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其实没有人会在网上真得写一篇论文出来,即使是收费的,也仅仅是东凑一点西拼一点而已,还不如自己去找呢!
您也可以去以下网站找资料,然后提问索取全文(索取请先使用我个人中心的维普账号查看是否能自行下载):
★http://www.cnki.net/index.htm(如果上不去,换http://www.edu.cnki.net/) 是个收费网站,而且很贵!!!!但是你可以去那里查资料然后问我要全文,因为CNKI的资料很全,有3400多万篇文章。
当然你在任何论文网站或数据库下载全文遇到收费时,都可以向我寻求帮助!
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index.htm,你上去输入关键词,搜索一下就有了
索取全文参看http://iask.sina.com.cn/b/10076171.html
搜索结果如:
1. 异代同杼 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 被引次数:3次
董武 文献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01期
异代同杼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董武关键词古代文学;唐宋词;李煜;李清照;愁李煜为南唐后主,“词中之帝” ... 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董武古代文学;唐宋词;李煜;李清照;愁 ...
2. 浅谈李煜词中的“愁” 被引次数:1次
何散芬 文献来自: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 第02期
纵观李惺词(被确认的有三十七首),绝大多数是小令,总字数不超过二千,而写忧愁别恨的占了三分之二还多。这个比例,无疑形成了李堪词独特的倾向和风格。即使身为皇帝或江南国主的前期词中也频频出现“愁”字。其间,不仅有明的“愁”,而且还有大量暗的“愁”(不用“愁”字而表达愁?...
3. 愁似春江日夜潮——谈李煜词的感伤情调 被引次数:1次
胡波 文献来自:文史杂志 1997年 第05期
用这句词来概括李煜词的情调与风格是非常恰当的。 南唐后主李煜生性柔弱,多愁善感,再加上戏剧性的人生际遇,所以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他的作品都被染上了忧郁色彩,有的淡如轻烟,有的浓似云雾,将人引入凄婉美丽的意境中。难怪有人认为: ...
4. 一江春水似君愁——李煜《虞美人》赏析
黄进灯 黄尽兰 文献来自:语文天地 2007年 第06期
许多愁”则又说得过于直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这句诗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但都可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无怪此词能 ...
5. 试论李煜诗词中的佛教文化意蕴 被引次数:2次
王秀林 文献来自: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03期
湖北武汉430062李煜;;佛教;;空虚梦幻;;悲苦愁恨;;禅境本文考察和探讨南唐后主李煜诗词中的佛教文化意蕴,主要从空虚梦幻的感受、悲苦愁恨的体验和清凉幽寂的禅境三个方面展开论析。认为后主诗词中所表现的浓厚的空幻感、悲苦感,既是 ...
6.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李煜词审美特质探源
侯迪夫 文献来自: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 第01期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李煜词审美特质探源@侯迪夫<正>沈雄《古今词话》引沈谦语:“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
7. 赤心书血泪,凄愁成婉约——探究李煜和李清照的创作相似点
朱静 文献来自:中学语文 2007年 第05期
浸染了诗词传统中言“愁”的因子,将李煜的亡国之愁推向更广阔的层面。无愁不入词,把词的幽怨美推到极致。在以凄愁、忧郁、感伤为主色调的婉约词园地里,李清照和李煜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婉约二李” ...
8. 李煜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被引次数:2次
李家欣 文献来自:江汉论坛 1997年 第12期
许多人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李煜其人,用不同的眼光品评他的作品.于是,李煜研究便成为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延续了数百年?... “人生愁根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之类的句子,我们或者都可以从中品味到词人的某种思想境界,某种哲学思考或心灵感悟吧 ...
9. 李煜词梦意象探析 被引次数:3次
成松柳 耿蕊 文献来自: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 第02期
李煜晚年在“日夕以泪洗面”的生存状态下 ,词章篇篇言愁说恨 ,势如泼墨 ,直出肺腑 ,并且运用“泪、愁、恨、江山、故国”等这些以一当十的泛指的意象建构了一个具有梦的意象特征的空心梦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 ...
10. 李煜
刘小川 文献来自:小说界 2007年 第04期
恨与愁。用生命写诗,效果不同的。再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到处都是愁,愁乱:春天的乱梅,秋天的乱麻。拂不去也剪不断。诗人走到哪儿,愁跟他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